
自今年初,平行进口车试点在上海自贸区正式落地后,随之而来的热议始终未曾间断,大众翘首以待新的模式能给传统领域带来革命性的颠覆,于是更多的省市意欲分食平行进口车这块香饽饽。3月,深圳前海获批“平行进口汽车”试点,6月初,天津也低调宣布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已经开始实施,几天之后,广州成为中国第四个开展该项业务的城市。广州一位区域经济研究人士称,“平行进口汽车业务一旦做大,相当于拉了一家汽车整车企业的销售公司到当地落户,对经济拉动很大,各市的兴趣都很大。特别是广州、深圳和天津,相互都在较劲。”
与各城市争先恐后进入的热闹劲儿不同,作为行业先行者,上海的销量数据却给这个新兴市场泼了一盆冷水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到今年6月,上海平行进口汽车订单数量为100多辆,交车数仅有几十辆。究其原因,有资格开展平行进口车业务的公司找不到车源,或者车源不稳定,有甚者半年都难以开展业务。而有进口经验又有车源的公司却达不到准入门槛,市场和政策严重脱节。此外,无论是上海还是深圳,绝大部分的平行进口车来源于天津港,而当天津开始实施平行进口车试点后,势必独享车源,不愿再分与其他城市,那么上海和深圳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。
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广州在先行者的基础上扬长补短。在政策层面,针对有进口经验但规模不大的企业放宽准入条件,对申报试点的企业新增“从事汽车进口业务3年以上,具有最近2年连续盈利的经营业绩,上一财务年度汽车进口金额超过7000万元人民币或进口汽车数量超过150辆。”相比原先的“试点企业从事汽车销售业务需5年以上,具有最近3年连续盈利的经营业绩,上一财务年度汽车销售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“的高门槛确实降低不少。在车源方面,广州深知其缺乏国外采购渠道和国内销售网络的进口商,遂与传统的汽车进口口岸大连港共谋合作,联手在南沙自贸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业务,形成南北区域互动优势。
随着越来越多城市的加入,平行进口车的争夺必将愈演愈烈。哪个城市能突出重围,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。